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患者的“夺命杀手”—便秘
患有便秘的朋友们每次提到排便都会皱起眉头,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可能真的是一场“酷刑”。便秘,这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其实与心血管健康息息相关,从“拉不出”到“猝死”,这中间的距离,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近得多。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为什么便秘会致命?
1.腹压增高,心脏负担加重:
当用力排便时,会不自觉地屏气用力,导致腹压急剧升高。升高的压力也会传导至心脏,增加心肌耗氧量。这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极有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
2.血压波动,血管承受压力:
排便困难时,血管压力增大,血流速度加快,血压随之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这种血压波动尤为危险,可能引发脑出血等严重疾病。
3.毒素积累,炎症反应加剧:
长期便秘会导致肠道内有害物质堆积,这些毒素被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可能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最终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三类高危人群
①心血管疾病患者:冠心病、心衰、动脉硬化人群。
②中老年人:肠道蠕动功能减退,且多合并慢性病。
③久坐、高脂饮食者:肠道动力不足+血液黏稠度增高。
三、五步防护:远离便秘危机
1.科学饮食—构建肠道“快车道”
膳食纤维三剑客:菠菜西兰花(蔬菜类)、
苹果香蕉(水果类)、
全谷物(主食类)。
2.饮水黄金法则:
晨起饭前空腹饮一杯温开水200-300ml温水(唤醒肠道);
日常保持1500-2000ml饮水量(心肾功能正常者);
患有心、肾功能不全者,应摄入水分1500ml/d;
便秘期间可增至2000-3000ml。
3.生物钟训练—培养排便“条件反射”
记住“3个3”原则
时间:晨起或餐后30分钟内(胃结肠反射最强)。
姿势:脚下垫小凳,身体前倾35°,减少用力。
时长:≤3分钟,避免久蹲。
4.适度运动—给肠道“做按摩”
推荐运动:散步(每日6000步)、太极拳、抬腿运动(多抬腿,可以影响耻骨联合及肛门括约肌的能力,有助于预防便秘。)。
卧床者可做床上脚踏车运动(促进肠蠕动)。
此外,也可尝试腹部按摩,体验中医智慧解便秘。
手法图解:顺时针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按摩。
每日30分钟,力度"轻→重→轻"循环。
5.药物辅助—安全用药指南
天然缓泻剂:
- 蜂蜜水或一小勺橄榄油,可以辅助排便。
药物选择原则:
- 短期使用开塞露、润肠药、番泻叶冲水(应急);
- 口服乳果糖(温和安全);
❗严禁自行购买泻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不可自己上药店买药随便服用。
四、紧急情况识别:出现这些症状快就医!
1.排便时突发胸痛、大汗、呼吸困难。
2.便秘伴随腹胀、呕吐(警惕肠梗阻)。
3.便血或黑便(可能消化道出血)。
特别警示:心脏病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家属应立即拨打120!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急诊科简介
急诊科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重点建设科室之一,承担医院及周边百姓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工作;现有医护人员21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0人。设有抢救室、留观室、输液室、重症监护室、诊室(急诊眼科1个、急诊全科1个)等多个功能区,开放床位14张、输液椅12张,配备有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仪、心肺复苏机、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床边血滤机、全自动洗胃机、血气分析仪、肺功能检测仪、纤维支气管镜、亚低温治疗仪、眼压仪、裂隙灯、蜡疗机、红外线治疗仪、疼痛治疗仪、空气波治疗设备等多台治疗及抢救设备,具备开展应急医疗救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
急诊科开通生命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开放式工作制,可熟练完成心肺复苏术及各类急危重症抢救,对各类眼科急症、高血压危象、急性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危象、各种原因的休克、急性创伤、清创、缝合、换药等危重病的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电话:68688877-6636
地址: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门诊一层西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