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中医外治:还您轻松双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终端综合征带来的眼部不适在现代人群中日益多见,除了尽可能减少用眼时间,多注意休息外,多种中医外治疗法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在缓解眼部症状方面也十分有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医外治法的优势在哪里,以及临床中那些常用的中医外治法!
一、中医外治法的突出优势
1.以中医经络循经效应为指导,以药物成分或物理手法等对眼部相应穴位或相应经络部位进行刺激,以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局部循环。
2.运用物理方法或经皮肤给药,用药无须经体内代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肝肾及胃肠道的损伤。
3.避免了对泪膜的冲刷,有效规避了手术的副作用。
二、中医眼科临床中常用的中医外治法
1.雾化熏蒸
眼部雾化熏蒸是指用水蒸气或药物蒸汽熏蒸眼部,是传统的眼科中医外治法之一。现代技术对传统熏蒸也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使用超声雾化仪器将液体雾化击散成微小分子,让药物能更好的透过血-房水屏障,使眼表角结膜和眼周皮肤直接接触微粒分子并渗入眼部,除了能更好发挥药物清热、明目等作用外,还可促进眼周皮肤的血液及淋巴循环。
熏蒸具体可分为热熏及冷熏两种,热熏是使用温度较高的雾气进行熏蒸,或是中药液熬出未冷却时即用于熏蒸。热熏除药物效应外还具有一定热效应,故在促进药物吸收和眼周循环方面效果较冷熏法好,较擅长缓解和治疗眼疲劳、眼睑痉挛或睑板腺功能障碍等病症。冷熏是指熏蒸的雾气温度较低,或可用冷藏的药液进行熏蒸,对急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热性眼病、炎症性眼病效果较好。
但治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眼外伤、角膜裂伤或溃疡者禁用熏蒸。
(2)有哮喘病史的患者慎用熏蒸,因其容易引起哮喘发作。
(3)因操作不当也易引发不良后果,如眼部雾化雾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能造成角膜水肿;喷嘴与眼球距离过近时容易误伤角膜。熏蒸雾化过程中如有胸闷或眼部严重辣痛等不适,应及时调整雾量或暂停熏眼。
2.耳针及耳穴压丸
耳针是在耳郭穴位上用针刺或者其他方法刺激,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耳穴压丸法则是用胶布将药丸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捏按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此法能持续刺激穴位,应用时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秒,3~7日更换一次,双耳交替。
适用于哪些人群?
可用于屈光不正、弱视、麦粒肿、眼疲劳、眼睑痉挛等。通过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体穴埋针,调节脏腑阴阳气血,既可治疗眼病,又可缓解全身不适。因耳穴压丸安全、无痛,尤适用于儿童、畏惧针刺者。
3.雷火灸法
雷火灸是指用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的灸法。与普通灸相比,雷火灸所用药物除艾绒外,还有诸如沉香、木香、乳香等成分,因而雷火灸的艾条相对较粗,火力更强,最高可达近200度,因此相对于普通灸穿透力更强,不仅作用于表皮,更可深入皮下组织,深达病灶。
眼部雷火灸优势
雷火灸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眼周相关穴位,其热效应能够激发经气,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使局部皮肤腠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起到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
4.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如水牛角刮板,结合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如活血剂、润滑剂等,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作用的疗法。
而在眼部,通常采用眼周刮痧的方法,在患者刮痧部位均匀涂抹刮痧油,持刮痧板先自患者眉心位置开始,沿眉弓刮向发际;再自内眦位置开始,沿颧骨刮向发际;最后从额头正中垂直刮向发际。刮痧力度适中,以患者自感胀痛为度,并对印堂、睛明、四白、太阳等穴位进行重点刺激。
适用于哪些人群?
刮痧可解除眼周经络紧张、痉挛和瘀阻状态,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眼部功能恢复。适用于眼轮匝肌痉挛、麻痹性斜视等痉挛性眼病,及眶上神经痛、视疲劳、弱视、近视等。
中医外治是传统医学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以“外施疗法、内调机能”的智慧,为现代眼部健康问题提供了温和且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大家能多了解、善运用这些方法,搭配科学的用眼习惯与充足休息,让双眼始终保持清澈明亮,轻松应对日常用眼需求,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处清晰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