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口服药掰开吃VS整片吞服—这4类药掰开吃 = “白吃”!

发布时间:2025-09-02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奋战十多年的护士,我每天都会遇到患者咨询同一个问题:"这药片太大了,我能掰开吃吗?"。掰药看似小事,实则暗藏风险。上周一位高血压患者将硝苯地平控释片掰碎服用,结果导致血压骤降引发头晕险些摔倒,这让我意识到:是时候给大家讲清楚口服药掰开吃的那些“禁忌”了!

微信图片_2025-09-04_110410_190.jpg

一、药片设计暗藏玄机:这些剂型禁止掰开服用

1.缓释片/控释片(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  

设计奥秘:这类通过特殊膜衣或骨架结构,可让药物缓慢释放12 - 24小时,以保持血药浓度稳定,持续发挥药物作用。  

掰开后果:使药物“爆释放”,导致剂量超标,可能引发低血压、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反应。

2.肠溶片(如:奥美拉唑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微信图片_2025-09-04_110420_097.jpg

设计奥秘:这类药物外层包覆肠溶衣,以保护药物通过胃部酸性环境,在小肠碱性环境中溶解,充分发挥药效。  

掰开后果:使药片提前在胃中分解,药物不仅会被胃酸破坏失效,药效大打折扣,还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不适。

3.双层/多层片(如:某些复方降压药)  

微信图片_2025-09-04_110421_852.jpg

设计奥秘:这类药物通过不同药物分层放置,从而控制各成分释放速度或部位。  

掰开后果:破坏药物协同作用,甚至可能产生毒性反应。

4.薄膜衣片(如:盐酸二甲双胍片)  

微信图片_2025-09-04_110423_477.jpg

设计奥秘:这类药物的外层薄膜可以避免药物苦味,或防止药物被氧化。  

掰开后果:影响药物稳定性,增加胃肠道刺激。

二、这些情况可以掰药,但要讲究方法

1.允许掰开的药物特征 

- 片剂中间有"刻痕线"(如:卡马西平片)  

- 药品说明书写明"可分剂量服用"  

- 普通片剂(无特殊包衣的白色药片)

2.正确的掰药“姿势” 

(1)洗净双手,准备专用切药器(勿用菜刀/手掰)  

(2)沿药片刻痕线精准分割  

(3)分割后立即服用,避免受潮变质  

(4)吞咽困难者可咨询医生换用口服液、颗粒剂等剂型

三、常见误区答疑

Q:药片中间有刻痕就能随便掰? 

A:错!刻痕仅说明可以分剂量,但缓释片即使有刻痕也不能掰开(如某些缓释美托洛尔片)。

Q:把药片磨成粉冲水喝更安全?  

A:风险更高!研磨会完全破坏药物结构,肠溶片磨粉服用更是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Q:不小心掰开了控释片怎么办? 

A:立即停止服用!用清水漱口后联系医生,必要时监测生命体征。

四、医护人员建议

1.用药前必看说明书:重点阅读【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栏  

微信图片_2025-09-04_110425_462.jpg

2.巧用用药咨询窗口:全国各大医院药房均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3.特殊人群注意:  

- 吞咽困难者:优先选择口服液、分散片  

- 儿童用药:选用滴剂、混悬液等适宜剂型  

- 鼻饲患者:必须使用注射剂型时需经药师指导

据统计,我国每年都会发生不少因错误掰药导致的药物不良事件。您的一个小动作,可能改变整个治疗方案。转发这篇文章,或许就能帮助一位亲友避免用药风险!遇到不确定能否掰开的药物,拿出手机拍下药盒上的“药品通用名”(如:硝苯地平控释片),药师一看便知!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