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留置尿管的居家护理知识
留置导尿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并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部分患者因为病情的需要,特别是老年人,术后、出院后仍需要留置导尿管。而留置尿管期间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尿道损伤、尿管脱出、尿管阻塞等不良情况,导致多次插管和对尿管耐受性降低,甚至可能因导尿管的不当护理而住院治疗。
那么,患者家属究竟如何做好居家护理,提高舒适度,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呢?
居家小贴士
1.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折叠。
2.在接触导尿管或引流装置前后做好手卫生,处理引流装置时戴一次性手套。
3.每日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周围区域和导尿管表面,保持局部清洁, 不建议用抗菌剂直接清洗尿道周围区域。排便后应及时清洗肛门及会阴部皮肤。
4.多饮水,以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若病情允许,每日饮水量应>2000 ML。保持每天尿量在1500-2000 ML,以利冲洗尿路,预防尿液浑浊、沉淀、结晶、感染等情况出现。
5.无论是站立位还是坐卧位,均应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面,避免尿液逆行造成感染,但也需避免集尿袋直接接触到地面。
6.患者离床活动时,导尿管及集尿袋应妥善固定。若患者无法自理,家属搬运患者时,需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注意搬运后要及时开放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畅。
7.每周更换一次引流袋,注意无菌原则,避免污染,若出现破损、污染及时更换;尿液及时倾倒,避免超过集尿袋的3/4,清空集尿袋时注意勿将开口处与收集容器(如尿盆)直接触碰,收集容器做到每日清洁。
8.患者可进行淋浴,但不要泡澡,沐浴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尿管的保护,不可将导尿管浸入水中。
9.不建议频繁更换导尿管或集尿袋,导尿管更换的时间要根据尿管的材质而进行区分,一般导尿管放置不宜超过一个月。一旦发生尿管堵塞、尿液引流不畅的情况,需要及时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不慎脱出或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就医以更换导尿管。
10.如果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咨询,尽早处理。
敲重点
1.不要将导尿管折叠,造成引流不畅。
2.不要将导尿袋提高,防止尿液返流。
3.不要牵拉导尿管,防止拔管损伤尿道。
温馨提示:留置尿管期间我们需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量、性质等,有异常变化或不适,如堵管、血尿、漏尿、脱管、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发生,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急诊科,为您排忧解难。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