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第37届全国爱牙日】牙龈肿痛真的是小问题吗?

发布时间:2025-09-1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为“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这个特殊日子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口腔健康、守护牙齿健康。然而不少人突然遭遇牙龈肿痛,会常常将其简单归因为“上火”,随便吃点消炎药后便不再在意。殊不知不同原因引发的牙龈疼痛,表现和应对方式大不相同,快来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一、炎症性牙龈疼痛:最常见的“上火”其实是发炎

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牙龈疼痛类型,多由牙龈炎或牙周炎引起,和口腔清洁不到位密切相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触碰时容易出血,刷牙或咬硬物时疼痛明显,有时会感觉牙龈“胀胀的”,严重时可能伴随口臭。

这是由于牙菌斑、牙结石堆积,食物嵌塞长期刺激牙龈,或是熬夜、压力大导致免疫力下降,让细菌有机可乘。这时我们应及时洗牙清除牙结石,坚持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短期内可用温盐水漱口缓解炎症,若疼痛持续则需及时就医,开具消炎药物控制炎症。

微信图片_2025-09-22_111224_523.jpg

二、创伤性牙龈疼痛:外力“伤害”后的应急反应

牙龈黏膜比较脆弱,很容易因外部刺激出现损伤和疼痛。通常这种疼痛位置明确,可能有明显的伤口(比如被硬物划破),吃东西时碰到会刺痛,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局部溃疡。

这是由于刷牙太用力戳伤牙龈、咬到过硬的食物(如骨头、坚果壳)、牙齿矫正器或假牙摩擦,甚至是进食过烫的食物导致黏膜灼伤。对于创伤性牙龈疼痛我们应该避免刺激伤口,少吃辛辣、过烫的食物,可局部涂抹口腔溃疡凝胶促进愈合,一般轻微创伤3-5天就能自行恢复,若伤口较大或反复损伤,则需就医明确原因,及时改善用牙习惯或调整口腔器具。

三、感染性牙龈疼痛:细菌或病毒“入侵”的警报

当牙龈被特殊细菌或病毒感染时,比如疱疹病毒感染时,牙龈会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再比如牙齿出现根尖周炎时,牙龈可能会出现脓包,疼痛更加剧烈有时还可能伴随发热及淋巴肿大等全身症状。

这是由于身体体抗力下降后感染率单纯疱疹病毒,或者牙髓感染没有及时治疗或牙周袋深处细菌感染扩散,甚至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导致的牙龈感染。此时我们需及时就医,明确感染类型后针对性治疗(如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同时注意休息、补充维生素,提升免疫力。

微信图片_2025-09-22_111226_413.jpg

四、其他特殊情况

生活中除上述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特殊情况也会导致牙龈肿痛,如智齿周围的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会肿到张不开嘴,甚至牵连咽喉疼痛。还有牙龈肿瘤虽然少见,但如果牙龈出现长期不愈的溃疡、肿块,伴随疼痛和出血,需警惕牙龈肿瘤的可能,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

牙龈疼痛看似是小问题,却可能反映出不同的口腔健康状况。如果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发热、牙龈明显肿胀、大量出血等情况,千万别硬扛,及时找牙医检查,才能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记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做口腔检查,才是预防牙龈疼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