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甜蜜革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法则——健康与美味并存!

发布时间:2025-05-16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很多糖友在确诊糖尿病后,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的药已经按时吃了,为什么血糖还是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 其实,糖尿病的控制不仅仅依赖于药物,正所谓“三分靠药,七分靠吃”,合理的饮食结构能为血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主食的选择、蛋白质的搭配,还是脂肪的摄入,甚至水果的食用方式,都会直接影响血糖的波动。只有从饮食入手,才能真正做到“控糖有道”,让药物发挥最大效果,让血糖不再“任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通过优化饮食结构,让健康与美味并存,让生活依然充满甜蜜!

微信图片_20250519162821.jpg

一、饮食结构调整:从“大碗宽面”到“精致小碟”

1、主食:

告别“大碗宽面”,拥抱“精致小碟”。将精米白面换成糙米、燕麦、荞麦等全谷物,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血糖升高,让你饱腹感更强,不再“饿”魔缠身。

微信图片_20250519162823.jpg

微信图片_20250519162825.jpg

小贴士:可以将主食分成三餐,每餐约1碗米饭的量。

2、蛋白质:

鱼肉蛋奶豆,样样不能少。选择瘦肉、鱼虾、鸡蛋、牛奶、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它们就像身体的“建筑工人”,帮你修复组织,增强免疫力。

每日推荐量:120-200克,约2-3两瘦肉或鱼虾,1个鸡蛋,100毫升牛奶。

3、脂肪:

远离“油腻大叔”,亲近“清淡小哥”。少吃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饱和脂肪,选择橄榄油、坚果等不饱和脂肪,它们就像身体的“润滑剂”,让你血管通畅,心情舒畅。同时,吃肉馅时避免将肉馅剁的过于细碎,不仅可以延缓脂肪吸收,还可以增加食物的咀嚼时间,延缓胃排空速度,从而帮助控制餐后血糖的波动。。

每日推荐量:25-30克,约2-3汤匙植物油。

小贴士:可以使用控油壶来控制用油量,避免油炸、油煎等烹饪方式。

4、蔬菜:

“彩虹”蔬菜,每天一斤。深色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它们就像身体的“清洁工”,帮你清除自由基,预防并发症。

每日推荐量:每餐约150-200克,约1斤。

二、水果:甜蜜的诱惑,如何优雅享用?

1、时机:

水果虽好,可不能贪杯哦!建议在两餐之间或运动后食用,避免餐后立即吃水果,以免血糖飙升。

2、种类:

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蓝莓、柚子、苹果、梨等,既能满足你的味蕾,又不会给血糖带来太大负担。

3、分量:

每天水果摄入量控制在200克左右,大约一个拳头大小,它们就像“精致的甜点”,让你品尝甜蜜的同时,也能控制血糖。

三、温馨提示:

1、个体化饮食: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饮食方案也应因人而异。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2、坚持运动:

运动是控制血糖的“良药”,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3、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

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科学饮食,合理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与它和平共处,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各位糖友更好地控制血糖,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老年病及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老年病及内科是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综合科室,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学历的医护队伍。医疗队伍包括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11人,硕士7人。我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专科、北京市第二批“十四五”重点专科(赶超类)。科室在学术带头人温艳东书记的带领下,以“致中和”为主导思想,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以老年综合征为着眼点、老年综合评估为把手、多学科干预为手段,以科室优势病种为优先主攻方向,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中心,努力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临床科研能力。科室目前已延伸出老年脾胃病、老年心血管病、老年脑病、老年内分泌病等4个亚专科,形成了以老年慢性胃炎及癌前病变、老年功能性胃肠病、老年高血压病及临界性高血压、老年脑血管病、老年糖尿病、老年失眠为优势病种的专科特色。

微信图片_202505191628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