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眼科医院健康科普】老人服钙片便秘?别着急!中医调养有妙方!

发布时间:2025-10-2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李大爷最近很苦恼,患有糖尿病的他按照医生建议开始服用钙片防治骨质疏松,却遭遇了难以启齿的新问题——便秘。事实上,李大爷的情况在老年朋友们当中十分常见。

微信图片_2025-10-30_163225_256.jpg

随着年龄增长,补钙预防骨质疏松成了许多老年人的日常功课,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胰岛素不足导致的高血糖,会使大量的钙、磷随尿液丢失,加速骨质疏松。但“补钙伴随便秘”的现象也愈发普遍。有人觉得这是“正常副作用”,只能默默忍受;也有人尝试调整饮食,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明明是补营养,为何会惹来“肠道麻烦”?中医又能从哪些角度,帮老年人摆脱“补钙便秘”的困境?今天就来拆解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老人补钙容易诱发便秘

老年人肠道功能减弱,蠕动变慢,而钙片,尤其是碳酸钙,其钙含量高,但易在肠道内与食物结合,形成不易排出的硬块。加之钙片也可能影响肠道内菌群平衡或刺激肠黏膜,进一步降低肠道排便动力,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促成了老人需补钙,但补钙易便秘的困局。

二、如何判断钙片引起的便秘

服用钙片后出现的便秘有一些特点。通常发生在开始补钙后的1-2周内,主要表现为排便频率减少(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排便费力或有排便不尽感。

有些老年糖友可能原本已有轻度便秘,补钙后会明显加重。这种便秘通常不伴有腹痛、便血等“报警症状”,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食欲。

对于已经存在便秘或容易便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妨试试中医中药的方法来调理,既能缓解便秘,又能帮助控制血糖。

三、糖尿病为何也和便秘密切相关

糖尿病本身容易导致便秘。糖尿病患者多尿,尿多了,体内水分就会减少,肠道水分也跟着减少,大便干结,排出困难。

糖尿病又会引起的自主神经麻痹,导致肠道蠕动减慢,排便困难。此外,部分老年患者活动量小,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镇静剂)也可导致便秘。

就好比水上行舟,有两个条件必不可少:一是船的动力充足,二是浮船的水也要充足。糖尿病导致肠道蠕动无力,燥屎如无动力的船无法在肠间行进;糖尿病又使肠中无津液,则燥屎如搁浅的船,即使有动力,也难以行进。

四、中医如何看待糖尿病与便秘

糖尿病在中医病名叫“消渴”,便而秘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糖尿病性便秘多以阴虚燥热为本,虚则无力消化,燥热则伤水分津液,由虚致实,常见气虚燥结、气阴两虚的便秘。而口服钙片尤其是不易吸收的碳酸钙,可能会加重这一问题。

五、中药辨证施治方案

中药治疗便秘需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辨证用药,常见证型及治疗方案

微信图片_2025-10-30_163227_203.jpg

六、中医非药物疗法

1.针灸疗法

针灸能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对糖尿病性便秘有良好效果。主要取穴包括:

· 天枢穴:脐旁开2寸,能调理肠腑。

· 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上巨虚:足三里下3寸。

· 支沟: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宣通三焦气机。

·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健脾益气,滋补肝肾。

注意:针灸操作有风险,非医生难以有效完成,需就医治疗。

2.耳穴压丸法

耳穴压丸是通过在耳廓特定穴位贴压药豆,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防治疾病。

主穴:大肠、直肠、便秘点、内分泌、交感。 

配穴:气虚加脾穴;阴虚加肾穴;燥热加肺穴。

方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3-5天更换一次,双耳交替。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老年病及内科长期开展耳穴压丸治疗,操作迅速方便,目前已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证明,耳穴压丸是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3.刮痧疗法

刮痧可通经活络、调理气机,改善便秘症状。

部位:

· 背部:大肠俞、小肠俞、次髎等穴位。

· 腹部:顺时针方向刮拭腹部,重点刺激天枢、大横等穴。

· 上肢:支沟穴区域。

· 下肢:上巨虚、足三里区域。

注意:刮痧力度不宜过重,以出痧为度,建议每周1-2次。

4.腹部按摩

仰卧位屈膝,双手掌相叠置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由小到大划圈,每次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按摩时可配合腹式呼吸,增强刺激效果。

七、日常调养与自然疗法

1.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是关键。多吃全谷物、蔬菜、豆类。适量食用西梅等具有天然通便作用的水果。

2.补充水分

每日保证1500-2000ml饮水,晨起空腹饮用300ml温水刺激胃肠反射。可适量饮用淡竹叶水或由中医师开具的代茶饮。

3.适度运动

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尤其适合老年人,能调和气血,促进肠道蠕动。

4.建立固定排便习惯

选择早餐后等胃结肠反射活跃时段如厕。排便时保持正确姿势:坐便时脚下垫矮凳使膝关节高于髋关节,形成蹲位角度。

5.情志调摄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巨大波动而导致便秘。可通过听音乐、散步、与人交流等方式放松心情。

每位老人的体质、病情轻重及对钙剂的耐受度都存在差异,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特点制定治疗方案,若通过上述方法调理后,便秘仍未缓解,或出现腹痛、便血、排便习惯突然改变等异常情况,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