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睛心检验】血管条件不好,采血前别拍打,正确应对看这里!
静脉采血是常规检查的重要环节,在采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常说的血管条件不好通常是指血管的结构、功能或血液流动状态出现异常,导致血管在皮肤表面不易显现。对于这样的患者,采血时往往面临血管难找、反复穿刺的困扰。临床上经常可见患者采血前用力拍打肘窝部位,试图"唤醒"沉睡的血管。作为从业多年的采血护士,今天要告诉大家:这种做法不仅无效,还可能适得其反。
一、为什么不能拍打采血部位?
(一)可能导致血管损伤
血管壁本身是比较脆弱的,尤其是对于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其血管可能已经存在一些问题,如血管硬化、弹性差等。使劲拍打会使血管受到外力冲击,容易导致血管壁受损,出现瘀血、肿胀等情况,不仅会影响采血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增加患者的痛苦。
(二)影响血液成分
拍打采血部位可能会使局部组织液渗出,混入血液中,从而影响血液样本的成分和质量,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给医生的诊断带来误导。
二、如何改善血管条件的问题?
(一)采血前患者自身准备
1、放松心情:紧张焦虑的情绪会使血管收缩,不利于采血。患者应保持轻松的心态,可以通过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
2、保证休息:采血前一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二)采血前血管显现的黄金四步法
1、热敷增效:使用40℃湿热毛巾敷盖采血部位10分钟,可使静脉明显扩张。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温度控制,避免烫伤。
2、科学握拳:采用"握压式"手法——先用力握拳使静脉充盈,在进针瞬间突然松开,不仅可提升穿刺成功率。还可避免持续紧握导致肌张力过高。
3、体位优化:手臂自然下垂于心脏水平线下5-10cm,配合肩关节轻度外旋,增加静脉突出度。肥胖患者可垫高手臂远端。
4、液体补充:脱水状态会使血液浓缩,静脉塌陷,影响采血。 因此采血前可少量饮水,一般建议不超过100毫升温水。但糖耐量试验等特殊检测需遵医嘱。
总之,对于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采血前千万不要拍打采血部位,而是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应对,这样才能保证采血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检验科简介
检验科是一旨在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价人体健康提供信息的综合性、现代化临床医学实验科室。拥有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等多个亚学科专业实验室;同时配备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系统等高端检测仪器设备。
科室严格按照ISO 15189的要求建立、运行质量体系并实现“云平台”管理,一贯秉承“准确、高效、科学、公正”的质量方针,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目前科室已开展检测项目255项,参加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项目155项, “京津冀鲁”和北京市检验结果互认要求项目119项。
检验科始终致力于推动检验医学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不仅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更以科普服务大众,帮助大众读懂检验报告背后的健康密码。未来,检验科将持续精进技术、优化服务,以专业与温度,成为大家健康路上值得信赖的“幕后守护者”!
咨询电话:68688877-6626
地址: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门诊楼二楼西北角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