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亢泽峰团队2022年度博士后招聘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始建于1994年,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医院,是一所承担医疗、科研、教学具有专科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眼科协作组牵头单位,国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单位,全国中医药儿童青少年近视与老年性眼病防治中心。中医眼科是国家卫生部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科研、医疗、教学综合能力在全国中医眼科领域处于先进水平。因科研工作需要,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亢泽峰教授课题组,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眼科学博士后2人(含“名师+”博士后1人)。
亢泽峰教授简介
亢泽峰,男,清华大学MPH,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九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眼科学科带头人、大组组长,北京市复合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国家区域中医眼科诊疗中心、北京市中医眼科特色诊疗中心负责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社会兼职: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兼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眼科协同创新共同体执行委员会主席等学术职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新药(中药)评审专家,全军特邀医学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国家视力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团成员。《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科技核心期刊)主编,《国际眼科杂志》《国际眼科时讯》《眼科新进展》《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等杂志编委。
临床工作:从事眼科教学、临床及科研37年,致力于近视防控与中医、中西医结合攻克致盲性眼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眼科疾病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医眼科病证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研究。擅治角膜病变,中重度干眼,葡萄膜炎,老年黄斑病变,黄斑水肿,视网膜血管病变,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等眼科疑难病,疗效显著。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面上四项)863项目子课题、卫生部重大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等20余项。目前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9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 10篇)。牵头制定团体诊疗标准9项,诊疗方案29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9项,获软件著作权12项。先后以排名第一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学术成果奖等科技奖9项,省部级研究成果4项等。培养硕、博士30人、博士后3人,师带徒27人。
现有研究领域:目前主要开展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不同阶段近视防控、葡萄膜炎、青光眼、视网膜病变、干眼、角膜病变等优势病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招聘简章
一、申请条件
(一)年龄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以放宽至38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身心健康。
(二)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职人员可以申请从事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每年在流动站工作时间不低于6个月,其它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有科研课题合作、协作单位的人员可以申请博士后,在站工作时间每年不得少于6个月。
(四)学术科研情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在核心期刊上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的;以主编或副主编身份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0万字以上的;作为主要参加人(前3名)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的。
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及本院职工不得申请进入本院科研流动站。
申请“名师+”博士后需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之一:
1.在国(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籍留学博士、外籍博士或有6个月以上留学经历。
2.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3.以第一作者发表IF≥5分,且JCR一区SCI论文或中国科学院1区SCI论文至少1篇(综述除外)。
4.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荣誉称号的。
优先考虑博士毕业学校为世界排名前 100 名的高校,或其博士学位所属学科世界排名前 100 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申请人,条件可放宽至博士毕业学校为本国排名前 3 的高校。
进、出站条件应当同时满足当年度《中国中医科科学院博士后招聘简章》、《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相关要求,其他要求详询合作导师及培养单位博士后管理部门。
二、申请时间及方式
(一)申请时间:本年度院属单位博士后管理部门接收申请材料时间为3月1日—9月1日,有意向者建议尽早提交进站材料。
每年两批次进站考核,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网上申请:申请者进入中国博士后“交互式办公系统”的网址(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按“办事者进入”提示,注册个人用户,按提示要求填写相应表格,从网上打印博士后人员进站申请表(注:请先不要在线提交申请)。
户口迁入地址及派出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胡同3号,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北新桥派出所。
(三)书面申请:由申请者向导师所在单位博士后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材料。
申请者需同时进行网上申请和书面申请。
三、招聘计划与专业
一级学科 | 专业 | 导师 | 研究方向 | 招聘人数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亢泽峰 | 近视防控研究、老年黄斑变性防控研究、络病研究、光学研究、眼科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工程技术开发研究 | 2 (含“名师+”博士后1人) |
注: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师+”博士后人才引进项目介绍见附件3
四、在站时间与工作待遇
在站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原则上不超过4年。
(一)入选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师+”博士后者,年薪30万(税前)起,符合我院高级职称申报条件的,可以申请参加高级职称评审;
(二)进站满1年者,可以申报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培优”计划,每人资助8万元;
(三)提供博士后人员住房或住房津贴;
(四)按规定为博士后人员缴纳社会保险;
(五)统招统分、无人事劳动关系博士后人员享受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及所在单位的科研奖励;
(六)符合条件的可以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新计划”(2年63万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及学术交流项目等各类科研及人才项目(参见附件1);
(七)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优秀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人员可以申报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8万元);
(八)在站期间可享有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承担院级自主课题、对外交流合作研究的机会;
(九)博士后人员在站综合考核评定优秀者,可以优先留院工作。
五、具体提交材料、申请方式与审批流程参见附件2
六、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8688877-5565
邮箱:ykyykjc@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3号
附件: